顯示具有 書語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書語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

三國

趁著照顧外公的空閒時間,資治通鑑終於看到黃巾之亂的地方了,雖然還沒看到劉備出現,但是也對當時的情勢有所了解了,光是看開頭而已,就感受到三國演義真不愧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阿,可以把一堆人形容的有聲有色,劇情更是環環相扣…真的比歷史精采多了,但是歷史也不差阿,看到文人烈士的文章,有時真的會被感動到,還有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事,古人真的可以看天象避兇阿…那為什麼那麼多皇帝做的那麼差…還有,曹操被人說是治國的能臣,亂世的奸雄時還很高興呢,這倒是史實阿,而皇甫嵩和盧植是真的很會打戰的人呢,就是他們兩人把黃巾之亂給平定的,張角並不是被殺死的,而是病死的…在張寶、張梁戰死之後,他的棺木還被打開,然後砍下首級…,而五斗米教和黃巾賊完全沒關係…五斗米教其實是在巴郡有一個人叫張修學張角以妖術為人治病,然後要病家交五斗米出來,最後張修也是聚眾寇反,被人叫『米賊』,真的和黃巾賊沒關吧,而像馬元義則是什麼都還沒開始做就被抓去車刑,不過也因為他的死,張角知道事蹟敗露,所以直接造反。看的越多越感到三國演義的影響之大阿,可惜圖書館沒有三國志,不然就一起借來看。

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

西漢結束

  好不容易看到王莽要篡漢了,看看西漢末年,真的是起起伏伏阿,雖然沒有外患,但是內憂不斷,尤其是外戚專權真的是到難以想像的地步了,到了哀帝真的是…沒藥救了,只可憐了那些直臣阿,不過也真讓我感到政治的恐怖,因莫須有的罪名而死的人不在其數,只因為一言或一行而得罪權小而遭橫禍的不在少數,不過最嚴重的還是那後面幾個皇帝…或許這世界上能夠聽忠言的人真的不多吧,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呢?雖然我不是什麼皇帝就是了。
  再來就是東漢了,王莽在位好像也才不過十年還是廿年而已吧,人能做到像王莽一樣的也不容易了,為了沽名什麼事都做的出來,連逼兒子去死都可以…真的是非人哉,另外我也看到了真正的有才能的人不見得會有德行,才與德的平衡該放在那才好呢?這也許是我下一個要想想的問題,畢竟這樣的人不多阿…

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

昭宣之治

  在漢武帝之後,漢朝國力大退,不過在之後的昭宣兩帝的中興之下也算是有起色了,昭帝他在位並不算久,才當不到十年的皇帝就死了,不過他並非是個無能之君,當時霍光輔政時有不少人攻擊霍光,不過昭帝卻非常有看人的眼光以及判斷事情的能力,所以政事清明,而他自己也不用做太多事(感覺上啦)因為霍光全都幫他弄好了,以至於書上對昭帝的事說的並不多,當然才在位八年左右就死了也是一個原因…
  在來的宣帝則是怕霍光怕的要命,因為這時霍光是三朝元老,而宮中也有不少人是霍光的人,令宣帝非常的不安,所以資治通鑑在這時寫了不少宮內的事,不過在霍光死後也差不多抄家滅族了,而主因是霍光他老婆…詳情就自己找書看吧,不過在看到現在,發現以前的歷史課本也不見得都是對的…但我也不敢說資治通鑑也是全對的,畢竟書是人寫出來的,不要太在意的好,除非要當考古學家。
  應該在三週前寫這心得文,有不少東西都忘了QQ

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漢武帝

  之前看到漢武帝時,就覺得他和以前教科書上的教的好像不太一樣,在教科書中他有不少豊功偉業,因為才有個『武』字,但對他的國民和臣子們並不怎麼好阿,他是那種可以隨便把有能力的臣給殺了的那種人,當時有人上諫說這樣殺下去宮中遲早會沒有賢能之人,沒想到他竟然說全天下有賢能的人那麼多,沒有了再去找就有了…(我只弄出大約的意思而已)我看完只有三條斜線,這樣的人才可以當皇帝,再加上他在位時戰事連連,而不體恤百姓,還有一些有的沒的,對外他或許是做的不錯,但對內就…

文景之治

  之前好不容易看完了文景之治,看到文帝可以這樣為國為民真的是讓人神往,更重要的是他也曾迷信過,然而卻可以在查覺到錯誤後完全改過來,在中國歷代皇帝中沒幾個人可以做到這地步的,還有文帝那重農輕商,德治於民的國策真的可說史上沒幾個人做到,雖然也有弱點,但是至少他看人很準,而且看到他和那些賢士們的對策答應真的是以民為先,加上自己也是一切從簡,毫無奢華,要成為明主也是要有條件的,等到時看到唐朝的李世民又會是個如何的景象。而之後的景帝也不差,就是少恩,很少給予恩惠,周亞夫平亂,最後卻是在獄中絕食而亡,晁錯為了中央集權讓漢朝少了不少隱憂,但最後還是腰斬於市,看完文景之治後,真覺得人要低調才能活的久一點,雖然資治通鑑並沒有把各朝事情說的很清楚,但也因此有入門書的感覺,可惜文景之治已經還了,不然應該再把一些好文存下來。要看到三國那還要好久阿…

資治通鑑的一些文章

  只是想把一些自己的文章記下來而已…沒什麼特別的。

  漢高帝四年(西元前203年)

  韓信使人言漢王曰:『齊偽詐多變,反覆之國也;南邊楚,請為假王以鎮之。』漢王發書,大怒,駡曰:『吾困於此,旦暮望若來佐我;乃欲自立為王!』張良、陳平躡漢王足,因附耳語日:『漢方不利,寧能禁信之自王乎!不如因而立之,善遇,使自為守;不然,變生。』漢王亦悟,因復駡曰:『大丈夫定諸侯,即為真王耳,何以假為!』替,二月,遣張良操印立韓信為齊王,徵其兵擊楚。

資治通鑑

  我在圖書館借了資治通鑑來看,原本我就對中國的歷史很有興趣了,不過卻沒有看非常多的古書(但還是比一般人多啦),而在則在『書語』來說一說看古典書的一些心得罷了,我不是讀中文系,所以有什麼錯之類的就請不要責備我了,在寫心得時也會儘量把有關原文打出來(以後可以給自己看=。=),如果有喜歡的中文的人也可以來看看我的『書語』。

  在圖書館借了第一冊和第二冊,第一冊是柏楊版的,柏楊在翻資治通鑑算是很有名的,不過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,那就是沒有原文阿!!!而第二冊則是有原文的,主編是李國祥、顧志華和陳蔚松等三人,我昨天才剛看完第一冊-戰國時代而已,接下來終於可以看原文書了QQ以後我只會借有原文的書,柏楊版的就…算了吧,因為柏楊版的全是白話文,所以大多都飛快的看過去,只把一些比較有記憶的地方弄出來。